2008届校友陈嘉
陈嘉,男,人文与传播学院2008届毕业生。毕业那年,他去汶川支教一年,被评为优秀志愿者。志愿者的经历坚定了他考公务员服务社会的决心,经过努力,最终梦想成真。最近,他和9名同学一道发起成立了“二师兄”奖励金,该奖学金成为我院第一个由校友设立的奖学金。
感恩母校,与同学们共设“二师兄”奖励金
3月24日,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校友共同出资3万元设立了“二师兄”奖励金。奖励金将在未来十年每年奖励一名表现优异的在校生,奖励金额为每年3千元,总额3万元。这是我院第一个由校友设立的奖学金。
“奖励金的意义在于传递正能量,激发同学们对学习和公益活动的热情,激励同学们不断进取。”陈嘉说,“二师兄”奖励金由10个校友出资设立,他是其中一员。
在回忆设立此项奖金的缘由时,陈嘉有感而发:“毕业以后,同学们感情很好,平常都有联系。当敏华和海涛提议设立‘二师兄’奖励金时,得到了大家的响应,然后就促成了这件事情。嘉庚学院给了我们很多,我们希望能够带着感恩的心,为母校做一点事。”
“‘二师兄’奖励金只是播下一颗爱的种子,希望它能够不断生根发芽,长成苍天大树。”陈嘉说,“希望奖励金能起到示范作用,让更多的校友参与进来,帮助学弟学妹们完成学业;也希望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能将爱心传递下去,带动嘉庚学子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。”
志愿服务灾区,只想尽一份力
2008年汶川地震,举国同悲。那一年,刚刚大学毕业的陈嘉选择前往灾区,当一名志愿者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想尽自己的一份力”。
2008年6月中旬的一个下午,刚参加完学校毕业典礼的陈嘉如往常一样回到寝室,打开凤凰网,浏览当天的新闻。一则关于“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招募”的消息深深地将他打动,他立马报名参加这个活动。7月16日他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抵达彭州市升平镇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。
那时候,灾区很可能出现余震。在雨季时,还有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危险。面对如此环境,陈嘉笑着说:“我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,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,我都会坚持走下去。”
在那里,陈嘉挂职升平镇龙福村的村主任助理、镇团委副书记助理等。他下基层走访慰问孤儿,参与开展“12.5”志愿者活动日助学活动,协助出版了《升平镇纪念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征文集》,协助做好“寸草心家园”志愿助学活动计划,协助开展2009年助学募捐活动。2009年,凭借优异的表现,他被评为彭州市优秀大学生志愿者。
“感谢当年的汶川行,它坚定了我考公务员的信念。在那里,我积累了很多的基层经验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期间形成的优良作风,认真工作,服务社会。”回忆当年的情景,陈嘉充满感恩,“我很感谢嘉庚学院的老师们,在四川当志愿者的那段时间,人文与传播学院的老师们经常打电话安慰并支持我。他们的鼓励和支持,对我非常重要。”
自强不息,最终考上公务员
现在,陈嘉在宁德人大上班,是一名公务员,但是成为公务员的道路却有些曲折。
陈嘉从大三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,毕业后他报考了厦门海关,差1.2分未能入围。此后,他一直过着工作和备考“两面煎”的日子。“每天都很忙,晚上下班后,别人都去玩了,我在看书;周末别人出去休闲了,我依然在看书。”陈嘉说,但他不觉得累,他觉得工作为公务员考试做了很好的铺垫,“工作能让你积累各种经验,熟悉政府运转的流程,为写好申论做了很好的准备。”
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期间,陈嘉还报考了省委党校的研究生。“想提高下自己的水平和视野,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了解信息、思考问题。”陈嘉说。
陈嘉建议学弟学妹们尽量在大学时报考公务员,“工作以后,时间会少很多”。陈嘉还介绍了公务员考试的一些小经验,可先下载几套卷子做模拟练习,了解题型,然后视情况买国考或者省考的参考书。另外,平时要关注时政新闻,多看新闻节目。
回忆母校,以自己是嘉庚人为豪
3月24日,在离开母校已经有五年之后,借着设立“二师兄”奖励金的机会,陈嘉与其他“二师兄们”重返母校,与老师们一起骑上了校园里的小绿,重新走了一遍曾经走了四年的路,看了那些熟悉的风景。
对于母校,陈嘉有很深的感情。九年前,陈嘉进入了嘉庚学院。很快,他便爱上了这里的秀美风景和浓厚的学习氛围,以及宽以待人的老师和互爱互助的同学。他说:“这些都为我的大学生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”
进入社会之后,时常有人这样问陈嘉,你是嘉庚学院出来的吗?我的孩子想要考嘉庚学院,能不能帮我介绍下怎么报考,什么专业比较好?“这说明我们学校的影响力和教学水平与日俱增。嘉庚学院让我充满了自豪感,我一直以我是嘉庚人为豪。”说起母校的荣誉,陈嘉突然充满了严肃,不再像之前那样面带微笑,“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,共同去维护它。每个嘉庚学院出去的学子,都要向大家展示嘉庚学子的素质和风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