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学院的学生通过《基于城市污泥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研发与应用》项目获得“挑战杯”省级特等奖、国赛三等奖。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,却发生在2014届毕业生薛忠忠的身上。
一副黑框眼镜、简单的T恤,薛忠忠给人的印象有点羞涩内敛。但是聊开后,记者发现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。回顾起自己的大学四年,薛忠忠充满感慨地说道:“出去实习、工作时,累了就特别怀念校园里的生活。”因为在这里,有青春、有朋友,“嘉”见证了他的成长。
“大学期间要多锻炼自己”
2012年5月,BLUE团队的负责人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生范朝阳找到了薛忠忠,邀请他加入BLUE创业团队,负责《基于城市污泥的印染废水处理工 艺的研发与应用》项目的文案策划。薛忠忠与范朝阳是在参加SAK文案策划工作室时结识的。由于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,薛忠忠给范朝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在参加“挑战杯”校赛时,范朝阳希望薛忠忠能跟自己一起上台。那时的薛忠忠,对舞台是恐惧的,他一再拒绝了范朝阳的邀请。但范朝阳鼓励他说:“既然参 赛了,就多锻炼锻炼自己。失败了就当作多一种体验,成功了就会是一种美好的经历。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薛忠忠答应了范朝阳的邀请。自此之后,薛忠忠开始有 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。
大四上学期找实习单位时,由于想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很难,薛忠忠选择了做销售。
“一位前辈曾告诉我‘想要锻炼自己,就做销售’。做销售,可以让我的脸皮厚一点,胆子大一点,让我积累更多的人际交往经验。”
开始实习了,薛忠忠为了节省费用,住的地方离工作地点较远,每天早上八点上班,六点就得起床。由于工作压力较大,他经常要忙到深夜才回家。
“那时会感慨,还是校园里的生活好啊。不过多锻炼自己,还蛮不错的。”回想当时的经历,薛忠忠笑着说道。
“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”
大二下学期,薛忠忠一行人就开始筹备“挑战杯”各项事宜。刚开始,大家按照特长进行分工,领了任务后就各自开工,偶尔碰个头汇报一下进展。但随着比赛 的临近,BLUE团队为了节省时间就干脆宅到一起,“吃饭都是叫外卖,晚上都要工作到很迟。”说起来看似轻巧,但是从开始筹备“挑战杯”比赛到国赛结束, 时间长达一年半,个中的艰辛也只有经历过的人能体会。
“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。一旦放松了,就很难再鼓足干劲。”回忆起筹备比赛的时光,薛忠忠甚是感慨。他觉得在参与“挑战杯”的整个过程中,并不是持续不 断的忙,而忙一段休息一段,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所有的时间。他说,大学四年,自己想做的还很多,还有很多事来不及做。这样的想法,在他到企业实习的时 候,越发强烈。
“很多专业上学到的东西,在工作中并不一定都用到,而该用到的,却发现自己没学好。很多老师在课上讲的东西,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深挖。”
尽管有过“挑战杯”的比赛经历,薛忠忠仍然觉得没规划好大学时间是一大遗憾。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要规划好大学生活,充分利用四年的时光。
“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”
嘉庚学院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核心办学理念,为嘉庚学子创造了自由的学术氛围,各大学生组织也为嘉庚学子提供了个人能力的锻炼平台。薛忠忠说他的成长,与参加学生组织有很大关系。
“大学四年,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铁哥们。他们能在我遇到困难时,尽心尽力地帮忙;在我犹豫时为我加油鼓劲;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。”在薛忠忠 看来,自己能够参加“挑战杯”并获奖,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主动参加各项组织,拥有了一定的人脉,结交了一些朋友。“在校园里交的朋友,不需要刻意结交与 讨好,都是因为聊得来,有共同语言和爱好才玩到一起。这样纯粹的的友情是弥足珍贵的,是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“大学的生活,仿佛就在昨天,触手可及,却又遥不可及。身边的好朋友一个个离开母校各奔东西,那时真的很失落。”回忆起毕业时的那段时光,薛忠忠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对朋友的珍视。
关于未来,薛忠忠想先就业,积攒自己的人脉和阅历,然后找到创业点进行创业。“我不会放弃创业的,但是现在就创业有点盲目,意义也不大。”谈起未来,薛忠忠眼里充满了奋斗的能量。